疫情當下,確保寧波市民的“菜籃子”供應、提升周轉率是大家關注話題之一。隨著廣大經營戶、采購商對方艙蔬菜批發市場的場地、供銷方式漸漸熟悉、適應,這一臨時方艙“菜籃子”市場的交易量呈持續攀升態勢,也對物流運輸、商品供銷的周轉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數字化方艙“菜籃子”如何“搶時效”,保持高效運轉狀態?記者進行了探訪。
在市場查驗區附近的辦公區,2個忙碌的身影吸引了記者的注意,他們一邊拿著手機大聲說話,一邊不停地指著電腦屏幕確認信息。一打聽,原來他們是現場“客服人員”,主要負責供貨商、采購商預約信息審核、緊急聯絡,抓緊與等候在卡口、未進行預約的保供車輛確認人員身份證、健康碼、行程碼、核酸報告、蔬菜品種、數量等信息,以便保供車輛能迅速進場。
在“方艙”市場啟用后,來貨預約通行、數字實驗室等數字應用場景作為關鍵服務應用被移植過來,同時還在“數字農副”小程序中,緊急上線了“方艙”市場供貨信息公示平臺和采購商預約進場應用,供需雙方對于方艙市場的商品庫存可以做到心中有數。
“新應用的上線,免去采購商在現場選貨找貨環節,減少駐留時間,提高菜籃子商品接駁效率?!睋头_志兵介紹,除了現場的2名工作人員,還有19名被集中隔離的原市場網格長24小時輪值在線,開啟云端服務,為采購商提供24小時服務。
農殘檢測是一道“防火墻”。在農產品進場后,記者注意到臨時檢測點的工作人員按照不同車輛、品種、來源地的分類,對所有進入“方艙”市場的貨物進行全檢。
“方艙”蔬菜批發市場負責人陸曉峰表示,目前,“方艙”蔬菜批發市場整體運行狀態良好,在場在途1800噸蔬菜主要來自山東、河南、江蘇、廣西、云南等地,蔬菜品種涵蓋土豆、黃瓜、玉米、青椒、青菜、蘿卜、包心菜、毛豆等。日均交易量比建立初期已明顯增長,每天在600噸-800噸之間,蔬菜批發價格也比較穩定。在周轉供應和儲備總體穩定的情況下,數字“菜籃子”較好地發揮了民生保障作用。
寧波晚報記者周暉
通訊員葉佳汪家桐
關鍵詞: